![](http://a.nync.com/.jpg!40)
![](http://static.nync.com/main/images/cungg/cq25-min.png)
根据上级文件精神,结合我黎明乡金庄村委会金庄上村民小组的实际情况,制定以下规划:
一、项目区基本情况:
金庄上村民小组位于金庄村委会西北面,距村委会10公里,距乡政府40公里,平均海拔2800米,年平均气温17℃,年降水量110毫米;全村有29户,113人,全部都是傈僳族,总耕地面积200亩,人均耕地面积1.7亩;人均经济纯收入1980元,人均有粮650公斤,主要粮食作物:玉米等,主要经济作物白芸豆等,全村有劳动力60人,其中男劳动力35人,女劳动力25人。有党小组1个,党员7人。全村通电,通路。
二、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
金庄上村民小组位于黎明丹霞地貌区中心地带,风景优美,地形复杂,旅游资源十分丰富,但耕地面积少,大部分耕地都在30度以上的坡地,自然灾害频繁,基础条件差,主要产业单一,群众科技意识、发展意识、竞争意识不强。
三、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
黎明是我县唯一一个傈僳族乡镇,而现要实施村小组人口主要居住在自然环境恶劣,生产生活条件较差的高寒山区,山高坡陡,岩石裸露,灾害频繁,资源匮乏,气候条件恶劣,生产力水平低下,生产生活条件差,粮食相当一部分不能自给,缺燃料、缺水、就医难状况十分突出,丧失了就地发展的条件,因此,我们只有积极通过争取扶贫项目,缓解矛盾,合理配置人口资源,恢复和改善生存调剂,不断提高人口素质,以帮助当地居民创造条件,逐步解决温饱并实现小康社会。
四、扶贫项目建设的目标
(一)目标
1、综合目标
(1)通过实施项目,提高人口素质,缓解人口与资源环境矛盾,提高资源利用率,促进群众脱贫致富步伐。
(2)通过实施项目,带动群众,合理开发资源,推动地方经济、社会全面发展。
2、经济目标
通过实施项目,实现年人均纯收入2500元以上,人均有粮700公斤以上,大小牲畜存栏超过300头,商品率达到60%。
3、基础设施建设目标
基本实现生产基础条件改造的整村效益。
(二)任务
在项目实施过程中,该村小组主要完成道路项目的建设,体现整村效益,解决群众急需、创造发展环境、构建和谐农村。
五、项目建设基本条件
1、资源条件
(1)水资源条件不算丰富,但经调查,整个山区都有小河流或山泉分布,有较稳定的地表水源和地下水源。
(2)生物资源及旅游资源丰富,可成为带动其它资源开发的强劲动力。
2、政策和保障措施条件
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,政府将高度重视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,出台一些有利于项目实施的政策措施,保证项目的有序、顺利完成。
五、规划内容及规模
1、基础设施建设:道路扩建7000米x2.5米砂石路面。
(1)挖机费:5天/千米x7千米x2800元/天=98000元;
(2)沙子(包含运费):300立方x200元/立方=60000元;
(3)石料:148立方x50元/立方=7400元(其中不足部分由群众自筹);
(4)水泥(包含运费):50吨x600元/吨=30000元;
(5)木板:10丈x260元/丈=2600元;
(6)群众投工投劳3000个工,投劳折资90000元。
小计:共需资金288000元,其中国家资金及上级部门投资198000元,群众投工投劳折资90000元。
2、标志牌一块,资金2000元。
本项合计资金2000元,其中国家补助2000元。
以上两项总计投资金额290000元,其中国家及上级部门补助200000元,群众投劳折资100000元。
六 效益分析
(一)经济效益
通过新农村建设项目的实施,人均纯收入达到2500元,人均有粮增加50公斤,达到700公斤,大小牲畜存栏达到300头(只),商品率达到70%,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有明显的提高。
(二)、社会效益
通过该次道路扩建建设,可改善该村民小组,29户,113人,交通困难的状况,交通不便问题得到全面解决,农民科技意识和劳动技能得到较大的提高,村容村貌得到明显变化。总之,通过这一项目的实施,项目区的人口温饱问题得到可靠解决。